隨著高層建筑逐漸增多,瀏陽的電梯數量也節節攀升。隨之而來的就是電梯故障也不斷出現,比如突然停運、墜落、傷人……
那么,該如何監管,最大限度減少事故的發生?8月6日,長沙市政府法制辦公室發布公告,為提高《長沙市電梯安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的起草質量,擬于9月12日舉行立法聽證會,面向社會征集10名聽證陳述人。從電梯使用管理者、住宅小區安全管理、電梯監控要求和其他等4個方面征求公眾意見。A誰來管理電梯?
征求意見稿第13條規定,電梯屬于單一產權所有者時,該產權所有者為電梯使用管理者;如果電梯屬于多個產權所有者,則可以協商明確電梯使用管理者。使用管理者有責任對電梯配備相應數量的安全管理人員,明確電梯安全管理崗位。
另外,如果電梯未明確電梯使用管理者,便不能投入使用。B保養費由誰買單?
第18條規定,當電梯出現故障或發生異常情況時,物業服務單位應當對其進行全面檢查,消除事故隱患后,電梯才可以重新投入使用;電梯的運行、維護保養及定期檢驗所需的經費應當在物業服務費中列支。
實際上,這條規定已經在瀏陽的一些小區運行。“我們與瀏陽河電梯工程有限公司簽訂了協議,有專人負責定期維修,這筆費用是物業公司來支付。”長城戎苑業委會副主任肖柳寧說。
“雖然說是由物業公司出,但我還是建議電梯維護費用能制定一個標準。”住在長城戎苑的黃峰說。
新聞焦點
電梯里裝監控是否侵權?
第25條規定,醫院、幼兒園、學校、老年公寓以及車站、港口、商場、體育場館、展覽館、公園等公眾聚集場所的乘客電梯,使用管理者應當配置具有運行參數采集功能的電梯安全運行監控系統,并與維護保養單位聯網;維護保養單位應當同時建立相應的電梯安全運行監控系統。新安裝的住宅電梯應當配置安全運行監控系統并聯網。
同樣,瀏陽一些小區也已在運行這條規定。家住步行街一個小區的胡女士最近即發現,單元電梯里面多了一個應急按鈕,同時電梯門口也出現一個個攝像頭,“有個應急措施是應該的,但是安裝攝像頭會不會侵犯了我們的隱私呢?畢竟,小區電梯空間該不屬于公共場所吧!
不過,同住這棟樓的何先生則覺得此舉并沒有侵犯隱私,“攝像頭可以監控可疑人員,有據可查。不過,瀏陽現在大部分的電梯監控都安裝在電梯門外,作用就不是很大了。”
|